(1)维护保养方式:主要是“清洁、紧固、润滑、调整、防腐、防冻及外观表面检查”。对长时期运行的设备要巡视检查,定期切换,轮流使用,进行强制保养。
(2)维护保养工作的实施
① 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在班前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,在班中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,定时巡视记录各运行参数,随时注意运行中有无异声、震动、异味、超载等现象,在班后对设备做好清洁工作。
② 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是以操作人员为主、检修人员协助进行的。它是有计划地将设备停止运行,进行维护保养。
设备故障的发生有其一定的规律性。一般分为
A、初期故障期
必须把握好运输、安装、调试、验收等工作,重点是细致地研究与掌握设备合理使用、操作的方法。
B、偶发事故期
此时工作重点是加强安全操作管理,做好日常的维修保养。
C、磨损故障期
须在零件达到使用期限之前进行更换与修理。因此,这一时期重点是进行预防维修与改善性维修。
4、物业设备的安全管理
主要涉及四方面工作:
1)、维修操作人员安全作业的培训与教育
培训内容:安全作业训练
安全意识教育
安全作业管理
2)、业主和使用人的安全教育和宣传
3)、建立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
包括:对特殊、具危险性设备加保护装置
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和性能测试
制定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
4)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
5、备品配件的管理
运转类的零部件将要磨损、老化,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技术性能。
备品配件管理工作的目的是,既要科学地组织备件储备,及时满足设备维修的需要,又要将储备的数量压缩到最低的限度,降低备件的储备费用,加快资金周转。
6、固定资产(设备)管理
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,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,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,包括房屋及建筑物、机器设备、运输设备、工具等 。
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:
1)、保证其完整无缺。
2)、提高其完整度和利用效果。
3)、正确核定其需用量
4)、正确计算其折旧额,计划性地计提折旧。
5)、进行其投资预测。
7、工程资料的管理
物业工程资料的分类目录
竣工验收资料
设备管理资料
二次装修设备改造变更资料
工程资料管理的方法:文件档案管理和电脑管理两大类。
工程资料管理的要求:
归档:要求和时间
保管:严格做到“七防”(防火、盗、高温、潮,虫,尘及有害气体);每年年底一次特别清理。
三、物业设备管理部门设置和管理制度
(一)设备管理部门设置
1、设备管理主管部门:工程管理部门
2、其他部门协助。
设备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
机构设置:符合需要,责任明确,精简高效。
物业设备管理制度
(二)管理工作方面的制度
1、物业设备预防性计划维修保养制度
2、设备运行管理制度:包括巡视抄表制度,安全运行制度,经济运行制度,文明运行制度等。
3、工具领用保管制度
(三)责任方面的制度
各专业、技术工种及管理岗位责任制度
值班制度
交接班制度
报告记录制度
实行专业化、制度化的物业设备管理。
四、物业给排水管理
给排水系统的分类
根据城市管网供水压力大小及水源状况的不同,给水排水系统可以分为:直接利用城市管网的给水排水系统、设有给水加压和排水提升设施的给水排水系统、设有独立水源和污水处理站的给水排水系统。
五、给水系统的管理
(一)给水系统按供水用途可分为三类:
1、生活给水系统
2、生产给水系统
3、消防给水系统
(二)给水系统的管理内容
1、防止二次供水的污染,对水池、水箱定期消毒,保持其清洁卫生。
2、对供水管道、阀门、水表、水箱进行经常性维护和定期检查,确保供水安全。
3、发生漏水、停水故障,应及时抢修。
4、保持消防水系统的正常工作,并应将系统检查报告送交当地消防部门备案。
5、露于空间的管道及设备,须定期进行检查和防腐、防锈处理。
6、对于临时停用设备和备用设备,要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一次使用试验,使设备经常处于备用状态。
7、检查水泵、电机有无异常声响,如发现情况要及时处理。对使用到期或过期的残旧设备应及时更换,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。